SMT与测试的全面解决方案
首 页 > 技术支持 > SMT 技术

SMT与测试的全面解决方案

关键字:SMT  SMT技术  SMT工艺  表面贴装  PCB线路板 电磁干扰 主板维修 PCB生产 PCB加工 PCB设计 ATE电路板设计 手机PCB板 PCB抄板 PCB改板 电路板抄板 PCB制板 单面板 双层板 样机制作 设计软件 

SMT制造商们纷纷推出超高速和灵活性的贴片机,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测试设备制造商则逐步向工艺测试转移,为生产商提供全过程的监控
用于批量生产的SMT设备总体上分为:高速SMT、中速SMT以及可灵活配置的SMT。对于大制造商而言,他们需要能大大提高其产量的高速SMT,而对电子业合同制造商(CEM)来说,生产的产品品种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有时是一周一变甚至一天一变,他们需要能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灵活的SMT,中速SMT以其完善的性能和较低的价格深受中国用户的亲睐。因而,SMT机器的生产商们当然会投其所好,竭力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每小时贴5万个元件的超高速SMT已经出现;能够贴倒装片的精细SMT也已面市;智能喂料器的出现使得成品制造商们不再担心产品一天一变;而象积木一样可拆可搭的贴片工作模块又使成品制造商们顿时拥有了多种选择。
生产检验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手段。 “质量不再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标志,而是制造商们的标准配置。”惠普公司生产测试经理Kevin Keirn说。过去,人们采取的策略常常是在生产线的末尾进行一些检查,如针床ICT、功能测试。这实际上是一种成品测试,是一种事后检查。等到发现了问题,坏品已有一大堆。这一切,测试设备生产商们自然看在眼里。于是,他们也提供了他们的全面解决方案:介入工艺流程,进行工艺测试。这种事前检查可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已有数项技术手段应用于其中,而自动光学检查仪(AOI)肯定会成为一种前途光明的测试设备。此外,飞针ICT因其高度的灵活性而备受瞩目。
平台化的SMT
20年前,线路板上只有极少的几个贴片元件,而现在,贴片元件的种类大大增加了,几乎涵盖了所有元件:从细小的0402到大型的精细间距元件,从微小的BGA(Ball Grid Array)和倒装片(Flip Chips)到裸芯片(Bare Dies)应有尽有。
显然,一种SMT是远远满足不了如此多种贴片元件的需求。于是,西门子提出一个全面解决方案,即平台概念----SIPLACE。他们把SMT市场分为5大块:中速型、高速型、柔性精细间距型、高速倒装片型和超高速型。前三种已为人们广为接受,后两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SIPLACE就是能够适应这5种类型的贴片机系列,各种不同类型的贴片机之间可以互联,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搭配组合。
西门子首先改进了贴片头。在SMT的发展初期,SMT机器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贴片头,它围绕一个固定轴作中心旋转,而其它的组件(如线路板、喂料器等)则在贴片头附近移动。如果贴片元件的尺寸变化和设计变化不是很大,这样做也无妨。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压缩到一块芯片里,贴片元件也必须作相应的变化,这使得贴片元件的类型日益复杂,因而贴片头的设计也要进行修改。
西门子的SIPLACE系列贴片机采用了其独特的线路板和喂料器不动而贴片头移动的技术。这就大大减轻了贴片头的重量,体积也变得很小,整个机器也就变得很小了:大约只有一般贴片机的三分之一。同时,其产量也大幅提高。以SIPLACE HS-50贴片机为例,这是针对超高速型市场的贴片机,其长度不到2.4米,而每小时可贴5万个元件。“这是下一代的超高速贴片机。”西门子的全球SIPLACE产品管理部主任Sebastian Weckel自豪地说。
针对高速倒装片型的贴片机市场,西门子推出了SIPLACE 80F5贴片机。过去,倒装片都用传统的贴片方式来贴装,精度是够了,但速度却太慢。而这种贴片机采用了有三层光源的智能光学系统,这种光学系统可以自动调节亮度和反射角,能够非常精确地判断元件的特征,这对处理结构异常复杂的元件如倒装片和裸芯片是非常有用的,其贴片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500片。此外,它还能处理其它常规元件,如0402和IC等。由于超精细间距和异形元件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贴片机还装备有传统的贴片头,每小时可贴装55mm2面积的精细间距元件1,500片。这也可以看做是某种单机上的全面解决方案。
随着这两种贴片机的推出,西门子完成了它的SIPLACE SMART生产线概念,这里,SMART=Surface Mount Accuracy Reliability Throughput即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产量的表面安装。成品制造商们就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以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来选取符合自身需求的SMT设备,组成一条尽可能完善的生产线。西门子的Weckel说:“我相信,精度、速度、灵活性、优化组线、以闪电般的速度再配置生产线,更重要的是占地面积小,这些都是我们的用户追求的目标,也是SIPLACE具备的特征”。
智能化的SMT
灵活性和高效率一直是电子业合同制造商(CEM)的口头禅。这也难怪,如今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周期越来越短。想一想手提电话从一块砖头般大小到现在批手掌还小,你就可以感受到JIT (Just In Tine)的生产逻辑到底是什么。小批量、多品种使CEM们绞尽脑汁去适应这种变化,这就要求给CEM提供服务的SMT必须跟上这种变化:贴片程序的编程时间、更换生产品种的时间以及换料的时间都要尽可能短。因为这些都会导致SMT的停机,而对产品品种更换相当频繁的制造商而言,停机简直就意味着自杀。
SMT机器的生产厂家们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编程方面,他们提出程序直接从线路板的CAD下载后做优化,这就避免了烦琐的编程。Europlacer公司更进一步提出了智能化喂料器的概念。过去的喂料器是机械式的,贴片头到哪一站喂料器取料都是贴片程序设定好的,无法改变。而智能化喂料器里面则安装了电子控制装置,保存了有关元件类型、料号、数量和喂料器所剩元件下限的资料,它与主机电脑保持直接的通讯联系。实时地控制喂料器内剩余元件的数量,这就能让使用者在不影响贴片速度的情况下及时地更换喂料器,避免了停机。另外,Europlacer公司的Tape Trolley系统使SMT的再配置更加节省时间,它能在几秒钟内同时更换33个喂料器。
更重要的是,喂料器可以放在料架的任何地方而不必担心放错,如果放错了,主机电脑会自动扫描喂料器,迅速找到正确的喂料器。这样一来,即使生产的品种变化再多,也几乎不必花什么时间去重新配置SMT。“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停机时间实际上就是零,而机器的设置时间也减到了最少。”Europlacer公司亚洲地区销售经理Telly NG说。
其实,为了尽可能节省更换喂料器的时间,各公司想尽了办法。“西门子的可移除式喂料台使得生产就算是一小时一变也不怕了。”Eurotherm Drivers公司的Alan Markwick说。这家公司是西门子SIPLACE的用户。而FUJI公司则采用了胶带接合器技术,它能在不停机的状况下进行喂料器的换料操作,实现了不停顿生产。
柔性贴片系统
成品制造商们在购置设备和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三个问题:
1. 资金不足,无边购置大型、高精度和多功能贴片机;
2. 另一方面,大型、高精度和多功能贴片机的功能太多,有些功能用不上,而要用到某项功能,专贴某一种元件时,又显得速度不够。因而总体上看不太合理。
3. 随着倒装片等异形元件的出现,许多大型、高精度和多功能贴片机显得不能胜任。
为此,FUJI公司引入了一个新概念:柔性贴片系统----QP-242E。它由主控机和6个工作模块即为一个贴片工作台,6个工作模块分别负责6种不同元器件的贴装,即:小型与中型的Chip、最小脚间距为0.58的QFP、最小脚间距为0.28的QFP、大型QFP、BGA与PLCC、倒装片与CSP。每个工作模块均配有独立的摄像头、伺服马达驱动系统、带式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每个工作模式还配有吸嘴盒,可以自动而迅速地更换吸嘴,从而保证了系统具有足够高的速度和可靠的高精度。由于主机采用了智能管理软件,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采用通讯网络进行连接,因而无论使用几个工作模块或其中某个工作模块,整个系统都在主机的监控下作为整体一起工作。
“正是因为系统采用了整体下面分模块的设计思想,所以,6个工作模块的设计思想,所以,6个工作模块可以随意组合,随时加减。这套柔性贴片系统不仅是一个新产品,而且还是一个新概念。使用这套柔性贴片系统不仅是一个新产品,而且还是一个新概念。使用这套系统,制造商的资金和生产效率能得到充分利用。”SCHMIDT & CO.,(HK)LTD的经理古冠森说。该公司是FUJI公司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特区的总代理。
大陆以中速机为主
对于大陆的SMT市场,GEC公司电子部经理聂健常认为还是以中速机为主。一般而言,将每小时贴两万片以下的SMT称为中速机,两万片以上的称为高速机。他说:“高速机当然好,但这需有很大的生产量作支撑,这在目前的内地而言不是很多;珠江三角洲一带的香港厂商由于其生产品种变化很快,使用高速机也不合算,所以多半还是中速机。另一方面,SMT件成本与插件元件相比已经下降很多了,所以,SMT会在国内越来越普及。SMT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不会被别的技术所取代,其设备和相应的元器件都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不过,在中国市场上,中速机的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得中速机的价格不断下滑。这也使得西门子干脆放弃了中国的中速机市场。“日本的中速机价格只有我们的一半。”西门子公司自动化部的市场营销代表李明华说。不过西门子自有他们的目标市场,他们认为中国的SMT市场其实也是多元化的,如通信制造业要求精度高,消费电子制造业要求速度快,而OEM要求更多的是灵活性。对于一些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的行业而言,他们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自然也高,所以高速、高精度的SMT仍然有其不小的市场份额;而对那些期望尽快收回投资的人来说,中速机无疑是较佳的选择-其成本大约只有高速机的80%左右。
维用科技公司的SMT主管陈煊也同意这种看法:“海外很多的制造厂都在往大陆迁移,所以他们会使用性能相当不错的SMT,一些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则会用最新、最高档的SMT,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会把价格放在第一位,因此,二手机很有市场。”由于通信和计算机产品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会大大拉动SMT的发展。
不过,使用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煊说:“我们希望机器在保持稳定度的前提下,速度更快些。另外,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也希望再低一些。”
联想集团的SMT工程师罗建清则希望机器的调试、调校能更简化一些。他还说:“软件方面的培训亟待加强。有些软件很庞大,而我们只用了其中的很小一部分,无法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过去,人们认为大陆的劳动力成本很便宜,这些线路板上的活用人工做就可以了,何需SMT?事实上,SMT的精度、速度和品质是人工无法比拟的。“所以,内地企业绝对有使用SMT的意向,但困难的是他们缺乏适合于SMT的设计和开发。如线路板的设计等。这里必须要有一个突破,才能促进SMT的全面普及。另外,如果贴片元件都要进口的话,恐怕就不是每个制造商都有条件、有能力去使用SMT了。因而,内地的基础行业(如电子元器件业)必须要加强,才能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SMT的全面发展”。
二手SMT大有市场
香港Concord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李日生认为二手SMT大有市场。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子行业、PCB组装业纷纷下滑,SMT的用户尤其受到很大的压力,有些工厂无事可做,只好载员,导致SMT机器空闲;有些工厂干脆倒闭了,SMT机器自然是等着出卖;有的则是制造商正常的更新换代。与此同时,总有一些工厂能接到定单,但资金有限,无法投入到购置新型的SMT中,他们希望能买到便宜的机器。
这样一来,二手SMT机器的市场空间就很大了。“我可以收购那些空闲的SMT机器,处理后再卖给那些需要二手机的制造商。”目前,他们二手机的来源地主要是日本、美国和香港,那里是一个很大的二手机交易市场,货源绝对充足。
至于销路,Concord公司的李日生认为就更不成问题了:以大陆为主。因为大陆的工业政策是以推广全面自动化为目标,而SMT机器是全面自动化为目标,而SMT机器是全面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制造设备,所以买家缩减无谓开支和尽量节省资源的方针不谋而合。他们知道,要花几十万美元买一台全新的SMT恐怕不现实,但花十万美元左右买一台性能好、质量高的二手机还是可行的。
二手机也有两种:中速机和高速机。但一般不敢拿中速机来作二手机,因为中速二手机的质量很难保证,这是中速机的设计结构欠稳正和所用材料薄弱所致。高速机则不同了,由于其框架结构和使用的材质都相当不错,所以稳定度很好,用它来作二手机,首先质量就会有保证。“我们把二手机收购回来后,为了确保各项性能良好并对买家负责,必须进行翻新检测。”Concord公司的李日生说。他们会把机器清洗干净,更换各类线和零部件,重新进行调校,使其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售卖时,他们会将每台二手机的全部资料列出,如该机的牌子、型号、机号、使用时间、几成新、哪一年出品、在哪家企业使用过(这很重要,买家从中可知道该机曾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而工作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机器性和寿命)以及价格。而且每台机器都有“出生证”,以保证绝无假货。
“至于价格,几乎是‘海鲜价’:随行就市,很难有个界定。”李日生说。大体上,一台二手高速机的价钱与一台崭新的中速机相当,在六、七十万到一百万港币之间,但其高性能显然不是全新中速机能够比拟的。
SMT是大型的生产设备,购买时自然颇费思量。一般情况下,生产线越大,设备指标越高,其成本也越高。在不能确保产品市场,也就是生产量的情况下,购入设备成本越高,所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应的也就越大。除市场因素外,焊膏、元器件、印刷线路板等原材料、设备可靠性、操作人员的素质、使用环境等决定设备能否得以充分利用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制造商按计划收回成本,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因而,这也是优先考虑效益的制造商们在选型时应该充分考虑的。
高价设备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效益可观;运用不当,那么设备的折旧、日常维护等费用的支出就有可能反盈为亏,违背了用户的初衷。所以,有些制造商采用“滚雪球”(购入设备-赢利-再购入-再赢利)方式而获得 成功是有其必然性的。
成品测试还是工艺测试?
我们一般所说的测试都是指成品测试,它所关注的是成品本身。而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注重工艺测试,它包括测试产品是如何组装在一起的,以及如何改进生产工艺以达到提高成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很少是由于元件本身的不合格,许多印刷线路板上的问题都与生产工艺有关,如元件漏装和焊点连接方面的问题。
软件化测试
“过去,我们会告诉用户,这块线路板上的器件有缺陷,而且还会告诉他们是什么缺陷。但我们的用户会说,如果我的生产工艺控制得好的话,就不会有缺陷了。所以,我们要告诉用户的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缺陷。”GenRad公司的总裁兼最高行政长官Jim Lyons说。
制造业的测试技术领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制造商们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有关组装线路板性能和产出率的实时信息,而不是等到生产结束了才知道这块线路板是合格的还是不合格。惠普公司生产测试部经理Kevin Keirn说:“尽可能把测试往前移,这很重要。这样就可避免生产与测试之间的延迟。”制造商们要确切地知道究竟是哪一道工序出了问题,然后迅速地解决,避免出现更多这样的问题。测试设备生产商介入电子产品的具体生产工艺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GenRad公司推出了它的软件化测试的全面解决方案:Proces Smart。
ProcesSmart是一套完整的软、硬件系统。它有一个设计和生产数据库,各种软件系统(如线路板的设计资料、贴片程序、测试程序等)以及硬件系统(即测试设备,包括自动光学检查仪、ICT和功能测试仪等)都与之相联。它从线路板的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工艺测试了。线路板的设计资料直接从CAD下载,系统就能在几分钟检查出线路板上是否有可测试点,即进行可测试性检查,再进行可制造性检查,这样,甚至在光板还没有生产出来之前就对设计资料进行了检查,确保其可用性。这是生产前的准备和检查。
接下来就是生产中的监控。检查过的CAD资料可为SMT和测试设备所用,直接用来控制生产工艺。例如,贴完片后,GenRad公司的自动光学检查仪Vision能够探测到是否有元件贴漏或贴歪,不仅如此,它还能告诉你是哪一台SMT上的哪一个喂料器在哪一个贴片步骤上贴漏或贴歪了,当ProcesSmart的硬件检测发现问题后,就会立即到数据库里寻找相关的软件资料,从而确定错误,修改起来就容易便捷得多,既提高了产量也提高了效率。
Proces Smart还能进行生产后的分析。它能收集各测试站点的资料,然后做统计分析,以利以后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Gen Rad公司的Jim Lyons自豪地说:“Gen Rad公司关注的不单单是线路板本身,更多的是组装线路板的工艺。所以,Gen Rad正从一个只制造测试设备的硬件生产商转变为一个全面工艺上的软件公司。目前,我们的软件业务占35%,其余的都是硬件业务,我相信,3年后,公司里65%的业务是属于软件的。用户们把测试当作一种工具来获取生产工艺里的各种信息,再把它转化为有价值的SPC(统计工艺控制)资料以实现对工艺的最佳控制。这种新战略会极大地改变线路板测试的面貌,从现在的只是发现和识别线路板上的缺陷,进化为一种工艺控制的关键工具。是的,就是那么简单,我们不去寻找缺陷,而是防止缺陷的发生。”
自动光学检查异军突起
当今的电子制造业正面临着两个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挑战: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缩短工艺时间并提高产品质量,人们不断增加线路板上最新型的精细间距元件的使用量,使得线路板上的元件密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这种高密度的线路板和射频电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又使得传统ICT针床上的探针越来越难以接触到线路板上的测试点。
自动光学检查仪(AOI)便脱颖而出,成为解决这一对矛盾的利器。它可以放置在工艺过程中的某一步当中,如放在贴片之后、过回流焊之后或在波峰焊之前,这样你就可以实施在线的工艺监控了。因为AOI提供的是你所需要的有关控制生产工艺和提高产量的实时数据。
AOI还能作为传统ICT的一个补充,有些错误因ICT探针无法接触而被忽略掉,AOI就能把这些错误找到,从而增加了线路板和元件的错误覆盖率。
“我们通常把AOI放置在贴片之后,因为贴片之后所产生的差错是能够清晰界定和可测量的。”Gen Rad公司大中华和北亚区经理余济民说。不同的用户即使对同一缺陷也有不同的定义,这就使人很难判断一套生产系统是否在正常运作。但贴片就不同了,漏贴就是漏贴,这是无可争议的。AOI基本上能发现下列贴片缺陷:漏贴、方向贴反、贴偏和元件翻倒。前两类缺陷只会有一个唯一的值与其状态对应,例如,一个贴片元件要么就在指定位置上,要么就不在,不会有第三种可能性,这就容易作出准确的判断了;而后两个缺陷的图像可由AOI抓取,经过一定的算法之后,再与数据库里用户定义的判据做比较,如果在限度之内就算通过,如果超出了限度,那就算缺陷。
Teradyne公司组装测试部区域总经理Patrick Tung则认为应该把AOI放在回流焊之后。他说:“据我们统计,线路板上50%的问题出现在回流焊后,如开路、短路等。”该公司的5539系列AOI采用了一个垂直镜头和4个倾斜镜头的技术,使得与焊膏有关的缺陷能够及时发现,这些缺陷只有在过回流焊后才能发现。
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AOI的市场增长了一倍。美国佛罗里达州Jacksonville的市场调研机构Prime Research Group的报告显示,1996年,全球的AOI市场份额达到了6,700万美元。也是在这5年里,整个组装检测市场的综合年增长率达19%,其中AOI以27%雄居榜首,其次是X射线检测(18%)和激光检测(6%)。位于美国加州San Jose著名的市场调研机构VLSI Research估计,1996年,全球扫描检测市场的总值达到一亿七千四百万美元。
自动光学检查仪为什么会成为未来市场的新宠?Teradyne公司的Tung认为有两个原因:
1. 人工肉眼检查绝对得不到高质量,尤其是在精细间距的贴片元件在SMT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让人工去做100%的检查还不如让他们去做抽样检,重复性地检查每一块板上的每一个特性点实在不是人的特长。但机器对这种枯燥的、重复性的劳动则是乐此不彼。
2.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型便携式产品的要求。PDA、寻呼机、手机等。
使得线路板的密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以用探针检测,特别是射频电路,很难找到测试点。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用光学检查了。它的推理是:如果板上的元件都各就其位且每个元件都是合格的,那么线路板就能正常工作。
飞针ICT还是针床ICT?
针床ICT的使用由来以久,它的特点是价格中,速度快,比较适合于单一品种的民用家电基板的大规模生产。但它的夹具制作周期较长,且制作费用较高;而且当贴片元件的位置有些偏差时,因为夹具上的固定探针不能随之移动而无法测试;如果线路板要做一些改动,夹具几乎无法做相应的更改,只有重新做一副,灵活性较差;另外,随着贴片元件的日益超小型化、高密度化,元件的间距也越来越小,现在0.4mm间距的元件已经很常见了,探针要想探测到这么细的程度会大大增加其成本且使用寿命也有限。
为了克服针床ICT的诸多不便,人们开始研制不需要固定针床的新型ICT-飞针ICT。它用4根可以任意活动的探针在线路板上做测试,这几乎就克服了针床式ICT的不足。与此同时,飞针ICT也有它自身的不足。Teradyne公司的Tung说:“飞针ICT最大的不足是测试能力有限,另一个就是速度慢。”的确,与针床ICT相比,只用4根针是要花相对较长的时间来测试一块线路板,针床ICT只用几秒钟就能完成的测试若用飞针ICT恐怕就要几十秒。
不过,日本TAKAYA公司东亚区(海外)技术服务负责人洪一五不同意这种说法:“单从速度比较飞针和针床ICT是比较片面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如果针床上有大量不能测试的盲点,而飞针又能测试,那么是速度优先,造成很多难以修理的板好呢?还是以检出不良品为首要任务,使线路板保持好品质?另外,飞针ICT在SMT测试中能做到针床做不了的事,这点也应该加以考虑。”
尽管飞针ICT在测试时受到一定限制,但用它进行一般的静态电路板测试已足够了。“市场上对飞针ICT需求还不少,所以我们也生产飞针ICT。我们会给客户一个广泛的选择空间,满足他们的要求。”
其实,针床ICT和飞针ICT也各有其目标市场。“飞针ICT不会取代针床ICT,二者只会是相互补充。”Concord公司的李日生说。由于飞针ICT高度的灵活性,它非常适合于研发机构的一些新产品开发、制造商的样品研制、正式投产前的试产、线路板的修理、小批量和中批量的成品的周期越来越短,品种越来越多,而批量也越来越小,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里,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是多么的重要,这时,飞针ICT就能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了。
针床ICT也有其足够的生存空间。对于产量很大的大制造商而言,飞针ICT显然会阻碍他们产出率的提高,而此时针床ICT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应该说,飞针ICT和针床ICT各有优缺点,正确地选择和搭配使用就能很好地完成对线路板的测试。”TAKAYA公司的洪一五说。TAKAYA公司据称是飞针ICT的鼻祖,在中国大陆已有几十台飞针ICT的销售记录,他们同时也生产和销售针床ICT。
大陆的测试市场空间巨大
测试业从来都是跟着电子业走的,电子业兴旺,测试业自然也兴旺。德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周道南说:“亚洲的金融风波对大陆的电子业几乎没什么影响。看看最近的几个投资个案你就会发现,人们对中国电子业的投资不断扩大,因而ICT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去年,整个大陆的ICT销售在250-300台之间,今年上半年,德律在大陆的发货量已有60台。所以,这个蛋糕会越做越大。以前都是代销商来作ICT的销售,难免会出现一些只讲利润而不顾长期发展的短期行为。测试设备生产商们现在大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至少在未来5-10年内,测试市场的发展情势都会很好。”
北京星河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刘洪兴也认为国内的测试市场容量很大。他说:“由于国内电子仪器的制造水平与国外比有三年左右的差距,因此,国外品牌的测试设备在国内市场上占了较大比例。”但他认为国外一些复杂程度高、功能强大的测试设备比较适合于技术附加值高的行业,如通信制造业、航天、军工等,而一般的中国电子企业更需要符合他们口味的测试设备。“我们准备介入专用领域的测试,如VCD、冰箱、空调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朝综合测试方向发展。”

录入时间:2007-10-10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SMT环境中的最新复杂技术
论SMT装配工艺检查方法
粘片机中芯片丢失的光敏检测方法及其分析
无铅时代的先进回流焊接设备
倒装芯片工艺挑战SMT组装
如何准确地贴装0201元件
几种SMT焊接缺陷及其解决措施
现代电子装配中日益重要的选择性焊接工艺
SMT生产中的静电防护技术
关于SMT设备贴装率